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50篇
  免费   3033篇
  国内免费   2213篇
化学   12226篇
晶体学   227篇
力学   1043篇
综合类   150篇
数学   1757篇
物理学   639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785篇
  2019年   798篇
  2018年   661篇
  2017年   638篇
  2016年   865篇
  2015年   928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1295篇
  2012年   1625篇
  2011年   1609篇
  2010年   1052篇
  2009年   1141篇
  2008年   1210篇
  2007年   1018篇
  2006年   948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充填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的充填体力学特性,重点研究了试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声发射累计撞击数与声发射累计能量的比值(r值)、主频及其相对高频信号激增响应系数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充填体的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呈增大趋势,充填体中出现的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越多;r值先升高再持续减小到一个较低值,随着外载荷的增加,进入缓慢升高阶段,峰值前均保持在该阶段。充填体破裂前兆信息在声发射信号主频分布中呈现主频段增多现象,表现为由加载初期的1~2个主频段,在临界主破裂时增多到3~5个主频段;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声发射信号主频频段分布越宽,声发射相对高频信号(160~180 kHz)的激增响应系数呈递减趋势。以上特征可为不同浓度的尾砂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监测、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张德春  李鹏  梁森  杨翊仁 《力学学报》2020,52(2):431-441
板壳结构在航空航天、高速列车、能量采集等诸多工程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将悬臂壁板倒置于轴向气流中并在壁板周围流场中设置刚性壁面可有效地调控壁板的失稳速度, 是俘能器优化设计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针对刚性壁面作用下亚音速气流中倒置悬臂壁板的失稳机制仍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本文以受限亚音速气流中倒置的二维悬臂壁板为对象, 以理论分析及风洞实验为手段, 研究了单侧刚性壁面效应对倒置悬臂壁板静态失稳特性的影响规律. 在理论分析中, 首先应用镜像函数法来处理壁面约束条件, 基于算子理论研究获得了以Possio积分方程为表征的壁板气动力, 壁面效应实际表征为一包含移位Tricomi算子的复合算子; 然后将壁板失稳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定区间上的函数逼近问题; 最后, 依据Wererstrass定理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该最优函数, 以获得系统的失稳临界参数. 在试验研究中依据压杆稳定原理设计了壁板静态失稳的测试方法并完成了风洞实验. 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壁板会发生发散(静气动弹性)失稳, 临界动压随壁板与壁面间距的增加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无壁面情况); 通过理论与风洞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验证了本文气动力及理论分析的适用性及准确性. 针对倒置悬臂壁板结构的气动弹性失稳问题, 本文提出的方法不涉及系统方程的离散及特征值求解问题, 而是将其转化为了定区间上的函数逼近问题进行求解, 这为弹性结构静气动弹性失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Foldamers offer an attractive opportunity for the design of novel molecules that mimic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proteins and enzymes including biocatalysis and biomolecular recognition. Herein we report a new class of nonnatural helical sulfono‐γ‐AApeptide foldamers of varying length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sulfono‐γ‐AApeptide monomer S6 illustrates the intrinsic folding propensity of sulfono‐γ‐AApeptides, which likely originates from the bulkiness of tertiary sulfonamide moiety. The two‐dimensional solution NMR spectroscopy data for the longest sequence S1 demonstrates a 10/16 right‐handed helical structure. Optical analysis using circular dichroism further supports well‐ defined helical conformation of sulfono‐γ‐AApeptides in solution containing as few as five building blocks. Future development of sulfono‐γ‐AApeptides may lead to new foldamers with discrete functions, enabling expanded application in chemical biology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46.
47.
An efficient hetero-cross-dehydrogenative-coupling (hetero-CDC) reaction between N-protected indoles and phosphites to 2-indolyphosphites is described. The regioselective methodology took place in the presence of photo redox catalyst Ru(bpy)3(PF6)2 combined with oxygen as an clean oxidant when exposed to visible light, furnishing the 2-indolyphosphites as the exclusive product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with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Moreover, the phosphonylation protocol was proved by the control reaction to proceed through the radical pathway.  相似文献   
48.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 Lithium bis(fluorosulfony)imide (LiFSI)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lithium salt to replace lithium hexafluorophosphate (LiPF6) due to its high 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